国家统计局公布的11月份物价数据:11月份我国CPI同比下降0.5%,预计为0%。这意味着10年后,CPI首次降至负值。最近的负值出现在2009年2月至10月之间。CPI是最基本的物价指数,包括食品、烟酒、衣着、租金、交通、生活服务等,不包括房价。
可以说,CPI主要包括“生活必需品”,而住房是“生活必需品”。所谓生存,是指有饭吃,有衣穿,有地方住(租)。生活就是要有一个更好的房子住,一个更健康的食物,一个更美丽的环境
因此,CPI的影响非常大。老百姓会真切感受到猪肉的上涨、公交票价的上涨、菜价的上涨。
因此,当CPI上升到较高水平时,央行往往会加息以抑制CPI进一步上涨;相反,当CPI降至较低水平时,央行往往会降息,以避免CPI走低和通货紧缩。
为什么CPI上涨会加息,而CPI的下降会降低利率?很简单。加息意味着更多的钱,降息意味着更便宜的钱。比如加息后,一个鸡蛋以前是1元,现在可能变成8毛钱。也就是说,钱比较贵,价格也下降了。相反,以前一个鸡蛋是1元,现在可能变成1.2元,这意味着钱更便宜,价格也在上涨。
国家一般将年度CPI目标定为3.5%。我们普遍认为,如果CPI高于4%,就存在通胀风险。理论上讲,这个时候应该加息。相反,如果CPI低于1%,则存在通货紧缩的风险。理论上说,此时应该降息。根据以往经验,当CPI降至负值时,不会立即反弹。例如,2009年2月CPI降至负值后,直到2009年11月才转为正值。
为什么?
影响CPI的因素主要有两个。一是生猪价格,这是影响CPI的关键因素。去年,生猪价格上涨,随之而来的是“猪热”。目前,猪肉供应量不断增加,生猪价格持续走低,使得CPI持续走低。与去年底相比,CPI和CPI与去年年初相比将处于非常高的水平。
因此,虽然明年初加息预期火热,但目前的CPI并不支持。展望2021年上半年,央行加息概率较低。我推测,在2021年6月之前,央行不太可能降息,但不会加息。最新货币数据证实了这一点。截至11月底,中国广义货币(M2)余额同比增长10.7%,较之前的10.5%估计增长10.5%。人民币贷款增加14300亿元,预计增加1400亿元,原值6898亿元。可以看出,信贷数据依然火爆,说明疫情初期实施的宽松信贷政策尚未退出。前期宽松信贷政策是否退出,将体现在是否加息或货币增速是否下调。目前来看,不太可能在2021年6月之前加息。如果不加息,对楼市是利好,因为房地产市场最怕加息。当房地产市场正经历最剧烈的调整时,往往是加息最密集的时候。现在,如果明年初不降息,楼市就可以松口气了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