以近三年为例,规律还是很明显的。
在2018年,河南平顶山、福建漳州、江西上饶等三四线城市,哪怕是合肥、杭州、厦门等一二线城市,特价房、打折房层出不穷,降价力度动辄就是30%以上,连前期的老业主们都忍不住了。
在2019年,某龙头房企在全国范围内展开“抢行动”,掀起促销的大幕,随后,融创、龙湖、禹洲、旭辉等多个房企表态下半年不再拿地、要过紧日子,土地流拍率迅速走高,为了抢回款,工抵房、特价房非常普遍。
在今年,刚刚过去的两个月里,因为三道红线新规的影响,房企们的日子更不好过,尤其是那些一二线远郊地区拿地的企业,还有三四线新城区的楼盘,为了“活下去”,降价、首付分期、特价等措施层出不穷。
没办法,历史规律摆在这,也难怪有句俗话说:10-12月份适合买房,3-5月份适合卖房。
因为年底开发商要冲刺业绩,银行的资金面也变得越来越紧张,房贷都可能批不下来,回款遇阻,房企融资渠道越来越窄,各种任务考核的压力下,降价是不得已的选择,对观望一整年的刚需来说,不失为一个入手的机会。
而上半年不一样,尤其是3-5月份的小阳春,银行房贷额度充裕,压抑了整个春节的购房需求开始爆发,开发商和二手房东的心态也会变得浮躁,甚至玩起涨价、提价、捂盘的操作,此时买房很容易最高,反而适合在房价高点卖出房子。
现在,又到了年末时分,与8-10月份的氛围相似,楼市需求继续萎缩,根据最新的数据统计,有105个城市房价在下跌。
易居房地产研究院中国房地产测评中心近日发布的《2020年11月中国城市住房价格288指数》报告显示,其监测的全国288个地级以上城市房价变动趋势的“中住288指数”为1560.9点,较上月上升1.3点,环比上涨0.08%,同比涨幅为1.16%,该指数已经连续8个月保持上涨态势。
注意,虽然监测指数在上涨,但房价下跌的城市是在增多的。
报告显示,11月份中国房地产测评中心监控的288个主要城市中,有108个城市一手房价格指数环比下跌,下跌城市数量比上月增加8个城市。其中,内江(-3.96%)、黑河(-3.95%)、忻州(-3.27%)三个城市位居跌幅榜前三位。此外,有42个城市一手房价格指数与上月持平。
就重点城市而言,天津、沈阳、济南、南昌、长春、太原、青岛、郑州、无锡环比有所下跌,长沙环比同上月持平。北京、上海、广州、深圳、杭州、重庆、成都、武汉、南京、西安、大连、苏州、厦门、福州、昆明环比有所上涨。
这并不矛盾,从上涨和下跌城市分布,我们很容易可以看出,诸多北方城市比如天津、青岛、郑州延续下跌趋势,而长三角、珠三角、京沪广深等热门地带房价持续走高,市场分化的特征非常明显。
也就是说,年末这个时间段,那些房价已经走弱的城市没有任何反弹机会,相反,会有更多前期非理性涨幅过高的二线省会城市、三四线城市、地市、县城加入到下跌行列当中,并形成“自我强化”的机制,强的城市越强,弱的城市越弱。
文章开头说了,年末楼市的表现一般不太好,事实上,除了新房和二手房市场的议价空间变大以外,作为刚需的“晴雨表”,租房市场更加冷清。
据中国证券报12月11日报道,贝壳研究院数据显示,监测的18个城市租赁成交量于8月达到峰值后,9月开始转淡。9月至11月的成交量连续下降,平均环比降幅达13.7%,高于去年同期10.6%的环比降幅,11月的租金更是创近5年同期新低。
各等级城市租金普遍下降,11月一线城市租金环比跌幅最大。诸葛找房数据显示,11月一线城市平均租金环比下跌1.2%,同比下跌2.9%。北京、上海两地租金均下降,分别环比下跌1.98%和1.57%;二线城市平均租金环比下跌0.58%,同比下跌3.1%。
记者在租房市场调研时发现,当前租房市场正处于淡季,加上今年受疫情影响和长租房平台频频“爆雷”,租房市场出现了房东降价找不到租客、中介公司“砍量提价”的现象。
机构监测的18个城市中,11月超四成城市租房市场的成交量环比降幅超10%,包括西安、天津、大连、青岛、济南、廊坊、烟台等。
这并不是巧合,房租、成交量下跌的城市,跟房价下跌的城市高度重合,大部分以北方二三线城市为主。
原因很简单:房随钱走,钱随人走。
房价、房租的变动,跟市场资金面有极大关系,如果大量资金入市,卖方市场形成,买主争购,卖方掌握买卖主动权,终端价格自然水涨船高。
而涌入市场中的钱有多少,取决于人口的流向。
参考最近几年“年轻人口”的流动方向,恰恰是年轻人越多的地方,楼市表现越优异。
2018年长三角经济区的总人口达到了2.25亿人,到2030年长三角地区将会有4座城市人口超过1000万。
珠三角也是如此,2017年珠三角经济区常住人口达到了6150万,GDP总值达到了75710亿元,人均GDP则达到了12.46万元。
像东北、中西部的地市和县城,一旦步入深度老龄化,年迈的老人无人照看,子女又去了大城市打拼,一年不见得回来几次,遍地的高楼,四处扩张的新城区,都面临着“无人接盘”的窘境。